统计局19日公布今年三季度生产成绩单
来源:
|
作者:cyh804
|
发布时间: 2016-10-21
|
2256 次浏览
|
分享到:
本届政府非甘于平庸之辈,预计换届之后将迎来一场规模巨大的经济改革,中华民族能否复兴在此一举。
-
统计局发布中国第三季度经济数据,GDP同比增长6.7%,持平于前两季度录得的2009年初以来最低水平,与预期相符。
-
这数据表明年内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运行,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问题不大。在此背景下,近期政策重心由稳增长转向降杠杆等防风险措施。
-
值得注意的是,房地产对GDP增长起到重要作用,对中国GDP增长贡献了8%。
-
国庆期间20多个城市出台了楼市调控政策,但对9月数据几乎没有影响。10月过后,楼市调控措施可能会逐渐发挥作用,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,并且拖累与住房相关的消费。
-
不过,从长期发展来看,政府对房地产市场采取的调控措施能起到降温作用,引导楼市回归合理轨道,从而确保经济健康长远发展。
-
房地产调控主要针对投资性和投机性需求,对房地产刚需和改善性需求还是支持的。调控目标仍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,所以对经济全局的影响不像想象中大。中国房地产调控将给一些城市楼市销售带来压力。
-
我们应当庆幸,中国避免了一场房地产危机,一旦中国发生房地产危机,其后果将是悲剧性的。这个时候,中国房市来一场回调及时制止了一场灾难的产生。
-
毕竟,我们不能在狂吸鸦片兴奋的时候,还指望以后的身体越来越好,我们也不能在中国房市持续服用伟哥亢奋之后,还指望中国经济越来越健康!
-
1经济L型拐点到来?
-
自从高层公开称中国经济发展将呈“L型走势”后,民间一直关注经济L型拐点何时到来,下面的三季度数据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答案。
-
一是增长趋稳。其中工业的趋稳态势更加明显,上半年工业同比增长6.0%,三季度工业增长6.1%,而且进入三季度以后,工业的用电量、发电量、货运量这些指标都明显增长加快,工业呈现出明显的企稳态势。
-
二是就业好于预期,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1067万人,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全年预期目标。9月份31个大城市的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5%,这是自2013年6月份以来首次低于5%。
-
三是物价涨势总体温和。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.0%,比上半年稍微回落了0.1个百分点。变化主要是在工业品价格上,PPI降幅不断收窄,9月份首次由负转正,结束了连续54个月同比持续下降的局面,这意味着工业领域的供求关系有实质性的变化。
-
四是货物贸易继续保持顺差。尽管服务贸易是逆差,前三季度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净的顺差占GDP的比重初步计算在3%以内。
-
从数据上看,我国的经济的确呈现复苏势头。但对于L型拐点是否到来,除了个别经济学家非常乐观,大部分专家都持谨慎态度。
-
从经济结构看,投资向消费的转型正在进行。固定资产投资、民间投资、房地产投资增速均下滑,出口同比下降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回升,汽车产销大幅回暖。
-
下半年最大的风险在于房地产和投资继续下滑,但政策层对于投资下滑已经高度重视,多次派出督察组并出台政策提振投资,下半年投资回升概率较大。
-
因此,2016年过度看空中国经济或是投资者会犯的最大错误,在英国脱欧事件后,“中国信心”归来成为资本市场最大亮点。
-
看中国经济的走势,还要看结构。目前,产业结构在继续优化,突出表现在服务业增长比较快,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的趋势更加明确。
-
随着供给侧改革大幕拉开,微观企业利润改善,中国下半年经济继续走稳依然是大概率事件。
-
2下半年风险点
-
中国经济平稳发展是我们一直期盼的事情,毕竟宏观经济集中反映了社会整体情况,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钱袋子。
-
不过我们出了为经济向好喝彩外,也要看到潜在的风险,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。
-
目前,中国经济看似已经触底反弹。但是,要看清楚的是,这次反弹,依然是靠在房地产领域居民加杠杆换来的。
-
今年的数据很清楚,一半以上的债务融资是居民的中长期贷款(个别月份甚至达到百分之八九十),服务的对象就是房地产。
-
2007年到现在,我国居民负债增速达到了96%。而在日本泡沫前夕,居民债务融资增速是46%,美国次贷危机前夕,这个数字是44%。
-
大量的资金进了房地产,投资推动的经济增长也主要来自房地产。私人部门的投资增速还是在25年来最低谷徘徊。别的行业能和房地产一样争取到信贷支持吗?
-
现在来看是没有。也就是说,说了几年的结构转型,到现在收效甚微。
-
与此同时,今年下半年有三个主要的风险点:
-
1、失业问题是下半年面临的最大挑战。钢铁、煤炭两大产业去产能,计划分流180万员工,下半年才进入实施阶段,其他过剩产业也将出现人员分流潮,失业人数集中大幅上升不可避免。
-
由于长期以来对失业问题讳疾忌医,我们的失业率数据严重失真,曲线基本不随经济增速改变,实际情况在数据长期被粉饰后将更为严重,希望决策层不要被失真数据误导。
-
2、金融业风险事件仍将高发。随着清理P2P,更多的打着互联网金融旗号的小贷公司将被撕去伪装,企业债违约事件仍将频发,部分银行坏账问题将逐步浮出水面。
-
3、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一直在于宏观政策不稳定。如果按照“权威人士”在人民日报提出的部署,经济增速跌出预定范围几乎是必然,比如6.5%以下甚至更低,那时宏观政策方向会否再次突然转向?
-
2016年是本届政府收官之年,下半年最大的题目将是十九大的人事安排与分工,很难再有重大经济改革政策出台,中国经济预计在这半年内会保持平稳增长势头,不会出现太大的风险。
-
本届政府非甘于平庸之辈,预计换届之后将迎来一场规模巨大的经济改革,中华民族能否复兴在此一举。